热点信息 Focus
党建工作

冲锋在安全保障最前沿

作者:admin 时间:2020-04-21 14:06  浏览:

   
                              
                                                                              只要有助于病人康复 再苦再累也值得”
                                                                       ——记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
 
        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岳各庄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设有感染病医学部,该部医护人员每天要与可怕的“病毒”“细菌”打交道,面对传染病患者,接触传染性物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感染病医学部成为北京市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是抗击非典、防控甲流、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的主力,是国家和军队疫情防控的拳头力量。



     忠诚使命,党员骨干当先锋



       “在这个非常时期,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入党愿望,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党和人民尽职尽责的信念。”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的医生杨光回忆起火线入党的那一刻,兴奋而激动。作为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杨光已经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1个多月了。



        抗疫期间,感染病医学部坚持原有党支部与临时党支部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党的建设,在工作区域悬挂党旗,开设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我是军人,是党员,还是传染病专业医生,我不上谁上。”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战斗的传染病专家秦恩强说。



       在病区,专家姜天俊每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夜以继日地守护着患者,随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为提高工作效率,他不敢多吃饭、多喝水,一个班下来常常全身湿透,累得筋疲力尽。当别人劝他休息时,他说,这是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



       多管齐下,精准救治显成效



       “3床的老先生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32床血糖控制不理想,要立即输入静脉胰岛素……”感染病医学部每天下午都要开展病例讨论,由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主管医生介绍病情,来自感染、重症、呼吸、心内、心理、营养等10多个学科专家认真聆听,随后提出各自的专业意见,并根据患者病情不断细化调整诊疗策略。



      “这是我们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采取的一项会诊制度,主要是针对危重患者。”第五医学中心姬军生主任说,大家在国家诊疗指南基础上,不断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感染病医学部成立科研攻关组,在王福生院士带领下,快速启动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第二批应急攻关项目。


      “我们运用‘传统中医辨证诊疗融合现代分子对接技术’制定‘克冠一号’中药组方,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良好救治效果。”中医科王睿林主任说,不少患者服用“克冠一号”中药后,退热时间比较快,肺部炎症好转也比较快。



       身心并护,视患者如亲人



       “阿姨,请您不要把口罩摘下来,这样容易被感染”“叔叔,您咳嗽时一定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密闭的口罩下,厚厚的防护服里,说句话都很费事,但感染病医学部的护士总是不厌其烦地提示病人。“往往一个班次还未完成,嗓子就渴得要冒烟了。”护士长张洁利说:“大家觉得只要有助于病人康复,再苦再累也值得。”



       “发热门诊走出的每位病人,我都清楚他们的病情。”黄磊说。不管是确诊、疑似患者,还是被排除人员,黄磊都亲自把关,确保万无一失。感染病医学部十分注重院后回访,要求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对就诊回家的人进行电话随访,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



         重症患者小杨住院期间,其父不幸病逝。小杨悲痛欲绝,一下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不配合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机等治疗措施,专家徐哲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他找各种机会跟小杨谈心,专门加了他的微信,时不时加以开导:“你是男人,必须要坚强。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今后还要靠你呢……”小杨渐渐恢复了生气,也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除了专业的救治,医务人员悉心的照顾、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印象深刻。”康复出院的一位患者说,正是这些看不见面庞的“白衣天使”的鼓励和疏导,成为患者积极度过隔离治疗的支撑力量。每位患者出院时,都会收到护士长黄加干和同事叠好的千纸鹤。黄加干说,千纸鹤代表着对患者的真挚祝福,承载着医护人员打赢抗疫阻击战的必胜信心。
                                 




                                                                           在隔离病房守护患者的生命之灯
                                                 ——记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怡
 

         直到在武汉奋战的日子过半,张怡的眉头才开始不再时刻紧蹙。



         CRRT机和有创呼吸机到位可以用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情况有了好转……作为陕西首批援鄂医疗队重症组副组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怡和同伴们的努力终于慢慢有了结果。



         4月9日,已经结束集中休养的张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起援鄂的经历,她直言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就是换了个医院去服务患者。



       初入武汉市第九医院的隔离病房,3名医生和9名护士负责35个重症患者,每班8小时,还要持续面对不断增加的患者数量。那时,每个人恨不得都让时间慢下来,让自己再快一点儿、多做一些事。防护服下浑身湿透,护目镜下眼睛红肿,脸上、耳朵上的勒痕和水泡都没能阻挡张怡和死神赛跑的决心,在50多天的战“疫”中,她为生命逝去泪流满面,同时也为每一次抢救成功欢呼雀跃。



     “1月30日下午,是我第一次进病区。那一层楼住了30多个病人。看到他们的状态和病历,我压力非常大。”张怡回忆说。



        2月12日4时30分,张怡的视线被满是水雾的护目镜遮蔽,什么也看不清楚,汗水还在不停地流。有同事提醒她,在防护服和口罩被汗浸染时尽量更换成新的。可是时间紧迫,她还要为29名患者开具医嘱、检查单,检查药物使用情况,确定核酸检测的安排。张怡拿出自己特意制作的工作任务表格,一项一项紧张有序进行。直至12日10时许,张怡才忙完工作回到住处,她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不知不觉天亮了,其他两位医生已步履沉重。我让他俩先换衣服,我留下交班。由于流程优化、一切顺利,有一位患者可以出院了,另有几位等待结果的患者应该不久后也会出院,想到这些,心情一下子明朗起来。”



        张怡告诉记者:“我们医护人员直接接触病人之前也有过很多的恐慌。大家都是以血肉之躯去对抗病魔,但是我看到很多人都很勇敢、坚强。我作为组长和姐姐,很心疼他们。别的同龄人也许在父母跟前尽孝,在孩子跟前尽责,而医护人员要守护别人的家、别人的幸福。看着他们在一线奋战,我真想用我的力量去呵护他们。”



        50多天很快也很慢,张怡倾尽全力,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温暖善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奉献给病床上的患者。



       前不久,省委授予她“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时,这样评价:她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总是把感染风险最高的岗位留给自己,在高强度的作业环境里连续奋战50余天,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00多名。她以精湛医术和过硬作风彰显了共产党员和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



        跟她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们纷纷表示,援鄂期间,张怡率领重症二组率先进入武汉市第九医院,在重症患者集中、工作难度最大的病区开展工作,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坚持每天收集整理工作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深入讨论分析,及时研究调整医疗检验和救治方案,极大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收治率和治愈率。



       面对荣誉,张怡说:“我们背后还有一群人,医院的各位前辈们不断叮嘱鼓舞着我们、科室伙伴们想尽办法寄来家乡美食、曾经的患者发来慰问信息、朋友们每天在字里行间表达关心、家人们克制着尽量少打电话少发微信,想留尽量多的休息时间给我们。这些时时刻刻都温暖并激励着我。”



       随着战“疫”的时间一天天过去,张怡跟所有人一样开始想念家人,想念家乡的饭菜。



       “有几天,我发现去楼下就餐的人越来越少,问了队员后才知道不是因为饭不好吃,而是大家想吃陕西的饭菜了。后来,陕西厨师来到武汉,给我们做了泡馍、油泼面,大家非常高兴。”因为有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怀,张怡和同事们一直坚持在隔离病房里奋战。



       她说:“虽然来自几十家不同的医院,以前我们或许素不相识,但在这里,因为火热的战斗情谊,所有的人都是‘生死之交’,毫不计较得失,大家都拧成一股劲儿,把工作做好。在成立临时党支部后,我担任青年委员,我负责的重症二组好几个年轻人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4月3日是陕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结束集中休养的日子。因为马上就要回到家里跟家人团聚,张怡很开心。



        “从1月26日奔赴湖北后,儿子每天都给我在笔记本上画‘平安日历’。他用彩笔在上面写着‘祝福妈妈’‘祝福武汉’。每天的日期旁边,他都写上‘妈妈今日平安’,然后画上一个红心。”谈起儿子,张怡说因为自己总是出差,孩子已经习惯了妈妈不在家的日子,变得更加懂事。



        张怡不在家的日子里,孩子每天自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还会监督姥姥、姥爷、爸爸戴口罩。孩子的懂事和支持也给了张怡很大的动力,她说:“在等不到我的微信消息时,孩子也特别理解我,他知道我可能在隔离病房里工作,只要结束工作后一定会给他回信息的。”



       再过几天,张怡就要重新回到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日常工作中。她说:“其实,这几天我也没有闲着。想到还有很多同事在为患者奔波,我就想去替他们多分担一些。所以,我们常常用微信、电话沟通患者病情,能为患者多做一些事,我会觉得心里踏实。”     
                          




                                                                               王海新:冲锋在航班安全保障最前沿
 

       下机旅客引导摆渡、机组人员服务保障、发热旅客行李清关、旅客托运行李交付……从国际客运航班降落在石家庄正定机场的一刻起,王海新和同事们的工作就开始了。作为河北机场集团地面服务部党委书记,3月24日起,王海新带领着155名地面保障人员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石家庄正定机场承担起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重要任务,并从3月中旬开始制定针对入境国际航班的保障方案。



      地面服务部是保障工作中与旅客接触最密切的岗位,他们肩负着旅客服务、机组保障、行李处理等任务,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却又繁杂琐碎。这些别人眼中的困难,正是王海新“一定要上”的原因。



      “我全程参与了整个流程和工作方案的制定,明白现场情况一定会与先前预案有所出入,需要有人及时进行调整把控。这个人就应当是我,责无旁贷。”他说。



       3月24日,石家庄正定机场迎来首个经停分流航班。那是王海新难忘的一天,他和同事们“空腹”工作了15小时。



       “凌晨4点,我们在专家指导下穿好防护服后就上岗了。为了节约防护服,其间大家不吃不喝,没有上过一次厕所,还要搬运大量行李,登记发热旅客信息上报。所有工作结束已经晚上7点,有的人临近虚脱。”王海新说。



       首个航班保障结束,身体疲累的王海新却无心休息。他迅速召集相关人员对首日保障流程进行复盘,梳理短板以提升效率:旅客下机转运效率不高?那就在机下增加摆渡车引导员,及时调度车辆;现场查找行李时间过长?将行李按旅客姓名的首字母排列,一目了然;多次消毒后行李票信息模糊?设置模糊行李摆放专区,按大小和颜色摆放……



       堵点接连被疏解,但大量行李的清关交付问题仍然突出。“国际航班旅客行李较多,所有旅客的托运行李都是由行李分拣人员负责清关,压力大、耗时长、体力不支。”王海新说。



       自第二个航班保障起,王海新果断取消岗位界限,让其他岗位保障人员结束工作后,都来支援行李分拣,他也与大家一起干。经过调整,后续航班的400多件行李仅用5小时就完成了清关交付,用时大幅缩减。



        经停分流航班保障需要机场、疾控、边检、海关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作为地面保障负责人,王海新积极协调:与边检沟通,在办理入关手续的同时做好行李信息登记,确保行李及时准确转运;联系海关,扩大行李提取区,避免旅客聚集;对接医院,及时准确交付发热旅客行李。



       同事们说,正是王海新的一次次细致协调、从对讲机中发出的一声声清晰指令,使得地面保障愈发高效有序。



       航班到达立马上岗,工作结束迅速隔离。近一个月没回家的王海新仍在航班安全保障最前沿战斗着。

转载自:共产党员微信


Baidu
sogou